现代人如何传承武术智慧
孔子曰:“智者不惑”,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可谓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那如何传承武术的智慧,才能成为“不惑的智者”呢!
战场争杀——博弈的智慧
“武”是从原始的生存技巧演化而来,要生存,就要与兽搏与人斗,历经千万年的沉淀,产生了自觉运用有效的击刺、攻防的动作的观念。予“武”于简易的“术”。《晏子春秋》曰:“凡气血者,皆有争心。”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促进了武术(技击性)的演进。在战场,“武术”可谓生死攸关的大事。在冷兵器时代,武术的智慧体现的多是“制人保己”。
修身养性——生存的智慧
当武术退出军事舞台,武术的最优价值也由战场上杀敌制胜的手段,变为自我的修身养性。“健身强体,身心两健”变成了核心理念,武术作用的对象也由“制人”变为“修己”。武术积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汲取养分,结合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把武术战斗的力量,杀伐的手段,纳入一定的**法则之中(武德),使习武者内修为“克己谦逊”的仁者;又受本土道家的影响,强调运用身体之本,探求“万物之根、宇宙之本、运动之理、人类之始”的“道”,而生讲究“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的太极拳;探寻“五行之理”的形意拳;以“周易卦象”命名的八卦掌等。
习武者,要想有所成就,必经武术“三年小成,五年中成,十年大成”的低效成才征程,在这漫漫的道路上,一点点铸就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性格,正确的道德观,坚贞的心志”。经“日积月累,寒暑不间”的训练,逐渐体悟“顺先天自然之能力,使全体得到充分之发展,谋一生永久之健康,然后运用技能,适环境”的境界。
天人合一——相处的智慧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武术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表现为“合”字上。一是动作的“合”——动作讲究和谐、协调,是所谓“内外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跨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二是“人与自然的‘合’”——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顺乎自然,其运动也要服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以此来求得物我、内外的平衡,达到阴阳平和。三是与自然他物的“合”——师法自然的象形拳,从大自然中吸收营养,模拟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动作、姿态。那么在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相处,又是否和谐,是否领悟到了相处的智慧?
总之,武术寓意的智慧浩瀚无边,这简短的文字只是“沧海一粟”,但在此只为抛砖引玉:“在现代浮躁的社会中,我们是否真切衣钵到了武术的智慧?”
关键词:武术智慧 武术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