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才是修炼太极拳必须把握的核心原则
神,是气势、是眼神、是意念的发韧点;意,是念头、是想法、是内气催姿势的统帅;气,是旗帜、是能量、是生命展示活力的源泉;形,是神、意、气的寓所和生命赖以生息繁衍的沃土、港湾。
没有什么能比太极拳更清晰地描述出神意气形之间的关系了。但是,如何修炼之,并不是一下于就能说清楚的。不过,以下五点,则应成为太极拳修炼者必须把握的核心原则。
第一,知行合一。
对太极拳要高度重视,视之为进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途径。许多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只停留在语汇和道理的诠释上。这样的认识是逻辑的推理和辨析,是外在知识的积累,与近求诸己的中华传统文化之混元整体的境界还不能兼容,甚至连自身的健康都保持不住。
2000年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这两个高等学术机构里举行了一个调查,结果表明,在1996年到2000年这5年期间一共有130多个专家去世,这些人的平均寿命只有53岁多一点。这里边的教训很值得深思。中国古人创造的太极拳,既和《周易》等传统文化之理念一脉相承,又与自己的人生境界和功夫修养相匹配。这就是知行合一。
真正太极拳家修炼的至高境界就是一种人生的大成境界。这种境界修炼的先天混元气,而这种气可营养自身,使自身的神明、意灵、气足、形体通透,这样的人可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和身心的健康。如梁漱溟、王选等。明白了这些道理,练太极拳就有了方向,就会为实现内在境界的混元、外在知识的混元,内外之气的混元而努力。如是,则人生通达,太极拳功夫深厚。
第二,自然舒适。
许多人都提倡练太极拳要刻苦,并以历史上某某人多么刻苦来说明之,其实,这是违反人的先天本能的做法,只能对身体造成伤害。从历史上的记载来看,一些很出名的太极拳师,一天练太极拳几十多遍,结果连60岁的寿命都达不到。真正源自传统文化的太极拳家并不提倡刻苦修炼,他们认为“悟觉方能明道”。
魏树人老师,经常接待来访者,有一天美国的潘丽文来,给他作了一个白鹤亮翅的动作,很漂亮,架式很低。魏老师说,你的架式这么低,自己难不难受?在魏老师所著《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一书引述原北京市武协副主席对永泉的话:“练太极拳并不是先苦后甜,苦是练法不当所致,不得法,纵然长期苦练也不会有盘拳舒适的感受。随时随地找舒服就是盘拳养生的窍门。”
违背自然的强求刻苦,是不符合太极拳与宇宙虚空同一的特性的,更会出现以形体的僵硬损害神意之灵明的弊病,这就是老前辈们反复强调的“以形客意”的真意的所在。
第三,理法不二。
到太极拳老前辈的家中,他们多从理上来启发我们。其实,太极拳本来练的就是人的先天本能,只是我们后天许多知识和道理把先天的本能给掩盖了,或者说,我们从小建立的参照系没有放置进太极拳方面的思维。
如果我们想进行太极拳的修炼,就必须理解“茫点、身中垂直线、三道气圈、九曲串珠”等太极拳术语;“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刻刻留心在腰间”等太极拳经典论述中的深刻内涵。理就是法,法就是理,理法不二,理法一如,因此,学练太极拳者必须反复体悟《太极论》、《十三势歌》、《密授歌》等太极拳经典理论,如是才能建立起相应的太极拳的思维方式。
这时候,养生的效益,揉手的功夫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功能,人的生命活力和道德情操等等就会有整体性的提升,
第四,一门深入。
有一位老师,20世纪70年代开始学杨式太极拳,那个时候,3个月才学一个式子,如果3个月这个式子内在的东西练出不来,老师是不教下一个式子的。结果刚刚3年,他的功夫就出来了,而此时,他连完整的太极拳套路都还没学完呢。
当代人学知识讲究效益,于是,恨不得3年把太极拳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五大流派的东西都学会,于是,就形成了会许多太极拳套路,但身体疾病都没有改善的现象,甚至连基本的放松都做不到。古人学知识,特别讲究一门深入。只有这样,功夫才能上身。
太极拳更是强调“专注一方”。如何做到一门深入呢?每个人可根据自身学练太极拳的目的,或选择传统的太极拳:或选择国家体育部门推广的太极拳,专心研究一套太极拳(或者一个太极拳体系)。通过几年时间的反复锤炼,等身上有了功夫,就会发觉,套路并不是根本,一举一动,“混元一体,内外一如”;“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等等才是关键的关键。
第五,无我无为。
练太极拳时身体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感觉都不管它,只把握住“无形无象,全体透空”的要旨就可以。这个要旨既是太极之理的根源,又是人内在修养的描述。太极拳来源于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特别强调“无中生有”,只有达到了“无”的境界,人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才能做出有益于人类的事情来。
著名作家梁衡先生写的《大无大有周恩来》这篇散文,就描述了周恩来从“大无”入手修养自己,反而获得了“大有”。周恩来的大有就是“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那种倾城倾国,请到联合国的风貌,特别是他的大爱大德。”
太极拳的关于“无我无为”的修炼,也是为了实现“大有”。如何实现“大有”呢?必须从“无”上求,也就足所谓的“无中生有”啊!这个有就体现在武功上可“发人于丈”:体现在养生上可“益寿延年不老春”;体现在人生修养上可“无我无为入化境”。把握了这些,才能说抵达了太极拳修养的至高境界。
关键词:修炼者 太极拳 核心
上一篇:太极拳如何练出气感?
下一篇:修炼太极的人真的有元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