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共赏,悦品中秋 | 师行陪您一起过中秋
“中秋”之源起
在我国,中秋之兴起,是在唐宋的时候。至明清时,成为我国重要的民俗节日。
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考证得《唐书•太宗本纪》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至此,中秋节即以成为我国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一份意义深远的文化精神。
“中秋”之诗赋
中国人素来爱月,文人墨客更是如此。古人对“月”情有独钟,源自古人认为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月亮是一样的,因此认为月可以超越空间,寄托心志情思。
古往今来,“月亮”被赋予了纯净而深远的意向和意境,寄托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与内心诉求。譬如,象征团圆,以月圆喻人团圆,以月缺喻人离别:“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次是象征思念,思念家人、故乡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把月亮当成美好纯洁无暇的象征,进而引申为晶莹剔透的境界,以自然的纯洁对应人心灵的纯洁:“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道教与中秋节之渊源
道教尊称月神为“太阴星君”,其圣号全称为“月府结璘皇君妙果素月天尊”,又叫月光娘娘、太阴星主、月姑等。其宫阙为垣下、素曜大宫。农历八月十五为太阴圣诞。是月夜月升之时,宫观要设坛祭月。
《道经》中有记载登月之道,最早见于《黄庭经》,云:“高奔日月吾上道,郁仪结璘善相保。”此法乃太上道君所传。云:“太素真人传清灵真人裴君二事《太上郁仪》《结璘之章》,以致日月之精神,上奔日月通天光,飞太空之道也。皆乘云车羽盖,驾命群龙,而上升皇天紫庭也。
据史书记载,大唐开元年间,中秋之时。玄宗在宫中赏月。罗公远邀玄宗至月宫中观看。于是将手中的拄杖一丢,化作一座大桥,其色如银。二人在桥山行至数十里,但觉精光夺目,寒气逼人。罗公远谓玄宗曰:“此为月宫。”只见仙女数百人,均着白色羽衣在庭中翩翩起舞。玄宗问仙女:“此奏何曲?”仙女对曰:“霓裳羽衣曲也。”玄宗暗中记住此调。归来之时,旋命伶官按月宫中的声调,创作了《霓裳羽衣曲》。由此可见,道教与中秋节是有一定的渊源意义。
武当师行功夫馆之中秋
因为弥足珍贵的缘分,因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因为对武当武学的热爱,因为向道尚武之心的虔诚,会于师行的学员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语言表达,在此刻一轮中秋圆月之下,化作拳拳真情,涓涓暖流,与师行相融相生,与学员相伴相知。
岁月易逝,光阴流转,师行不忘初心,永怀感恩,用真与善回馈和滋养每一位前至于此的有缘人。有心即有缘,一道亦一心,习剑练拳中,体悟师行情。
值此中秋佳节,借一轮明月,照师行真心。
师行衷心祝愿所有学员及有缘之人平安喜乐,一切顺遂!
月圆相伴,心是故乡。
在师行中,也在团圆中......
关键词:师行中秋祝福 武当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