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建筑师“闭门造车”画武当 其从未到过中国
清道光年间,英国出版发行的皇家建筑师托马斯·阿罗姆描绘的“武当胜景”
托马斯·阿罗姆是19世纪中叶英国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师和画家。他从未到过中国,却刻绘了120余幅著名的中国世态风情版画,其中包括一张武当胜景图。
这些中国风景图成了西方最早、也是最有名的关于中国历史的图画本教科书。那么,没有到过中国的他是怎样“闭门造车”画中国的呢?他笔下绘制的武当山有着怎样的风情呢?
1843年初版于英国的铜版画
明朝中后期起,西方传教士开始踏上中国领土,自此之后,有关这个东方大国的文字与图画渐入西方社会,并受到广泛关注。这其中最为经典的一套图画,当属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初版于英国的《中国:那个古代帝国的风景、建筑和社会习俗》。
这套图画分4小册,共计120余幅插图,铜板雕刻,手工印制,每幅画面精雕细刻,人物景观细致入微。19世纪西方人关于中国的了解,大部分是通过他的这套版画作品。
它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创建人托马斯·阿罗姆。托马斯·阿罗姆是19世纪中叶英国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师和画家。他以水彩画享誉世界,著名的英国圣彼得教堂、海伯利教堂都是他设计的。他还参加设计了英国议会大厦、肯星顿公园、斯坦利花园和许多著名建筑。
戏剧化的是,托马斯·阿罗姆并未到过中国!他的画作,配上英国历史学家赖特的文字说明,1843年由“伦敦费塞尔公司”制成铜版画出版发行,迅速成为欧洲最有名的关于中国历史的图画本教科书。赖特在“序言”中说:“在这个美丽的国度里,有世界的最高峰、广阔的驿道、无数的运河、许许多多的拱桥和宝塔,更不用说还有那绵延北疆的万里长城。”
19世纪前期的欧洲对中国还是具有敬意的,欧洲把中国看成世界“超级大国”。画册中的中国还没有被丑化、妖魔化,相反被描绘成其大无边的天堂帝国。
于是,这本画册里的中国虽社会不安但不动荡,虽民生凋敝但未破败;南北各个城市死气沉沉,却还井然有序,保持着帝国最后的体面。
从未到过中国的英国皇家建筑师
那么,没有到过中国的托马斯·阿罗姆,为什么对中国有此浓厚的兴趣呢?
18世纪后期,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发展,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广阔的原料产地。于是,英国政府借机派曾任外交官和殖民地行政长官的马戛尔尼为特使,代表英王乔治三世前往中国,祝贺乾隆皇帝83岁寿辰。
事实上,英国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是想通过与清王朝谈判,取消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中的种种限制和禁令,打开中国门户,开拓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估计中国的实力,为英国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
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9月26日,马戛尔尼率领一支由科学家、作家、医师、画师等100余人组成的使团,从英国本土的朴次茅斯港出发。一直到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7月1日,在舟山登陆。
在这支使团中,有一位名叫威廉·亚历山大的英国画家。他出身贫寒,是英国坎特美斯顿城一个马车画匠的儿子。从小看到父亲在马车的车厢上描绘各种图案装饰,他受到熏陶,对绘画产生浓厚兴趣。15岁时随父亲到伦敦,曾在易卜逊门下习画。
威廉·亚历山大随团访问了中国的北京、天津、承德、杭州、广州和澳门,画了大量的速写和水彩画。回英国后,他创作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的风俗画,再现中国的人物和景物。他在伦敦皇家艺术学会展览并出版画册和书刊,介绍中国风光,使欧洲人民对中国有了形象的认识,促进西方对中国的了解。
同样毕业于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托马斯·阿罗姆,与威廉·亚历山大一样,曾在那里学习设计和绘画。自1820年开始,他在英国各地和欧洲大陆旅行,画过一些关于苏格兰、爱尔兰、英格兰的风景画。中年以后,他的兴趣转向了东方风情画。在他向东的旅行中,最远只到过土耳其,但他对中国充满了想象。
威廉·亚历山大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对托马斯·阿罗姆产生了巨大影响!
于是,托马斯·阿罗姆收集访华画家,其画作大多是根据威廉·亚历山大游历中国时,所画的素描和水彩画,以及19世纪初居住在广州、澳门的画家乔治·钱纳利、荷兰画家约翰·纽霍夫、法国画家波塞尔等人画作作品,重新编绘,再创作为自己风格的水彩画。
托马斯·阿罗姆既是建筑师,也是出色的风景画家,他对建筑与景观深入准确的刻画,是其它画家所无法比拟的。他为英国开创了一种新的城市建筑样式,其铜版画刻印一流,忠实原作,虽没有敷色,但更加细腻,黑白中显出版画的苍劲、古朴和庄重,更有油画、水彩画所无法代替的韵味,成为收藏界的珍品。
由于当时套色印刷技术还未发明,这套作品的彩色版均为手工水彩着色。
《中国:那个古代帝国的风景、建筑和社会风俗》英文原版分别于1843年、1860年出版过。1860年再版时,书名改为《图解中华帝国——社会建筑风俗》,赖特修改了部分文字说明。
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题为《大清帝国城市印象——19世纪英国铜版画》一书,李天纲编著。以精美的大开本形式,将120余幅托马斯·阿罗姆的作品公之于众。此书黑白印刷,当时售价为68元,之后没有再版。
创作武当胜景来源已不可考
可以说,托马斯·阿罗姆的中国风情画,一方面受到英国画师威廉·亚历山大等人的影响,同时又带上了一些自己的想象和加工。
由于不是亲身经历,细节之处难免有所偏颇和差错。比如,江南缫丝一图,几个缫丝女子的脸庞形态,活脱脱就是欧洲乡间女子的翻版;澳门妈阁庙前的两个男子,头上是日本和尚的发式,身上衣不衣、袍不袍,反倒更像是印度僧侣。但瑕不掩瑜,托马斯·阿罗姆的再创作大体上是考究的,没有太大偏差。整套画册,一律右手为整页的独幅版画,共有120余幅;左手页为版画说明,附小幅的临摹原画。全书除了封面的烟色,其余画面全为黑白,写意苍劲,又兼版画的细腻写实,韵味十足。
无论是万里长城、西直门外、江南闺阁、秦淮古桥、湖边道观、东海妈祖等中华风物,还是民工食摊、广州帽庄、天桥杂耍、江湖郎中等坊间百态,或是中秋拜月、祭祖祀亲、收受聘礼等世间民情,抑或虎门战役、英军营地、攻占定海等战争场面,经他想象的画笔,悉数呈现在世人眼前。对于今天的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他将其归类在南方商镇。
托马斯·阿罗姆画武当山的素材来源已经不可考证。记者在《大清帝国城市印象——19世纪英国铜版画》一书中看到,托马斯·阿罗姆描绘的是“武当胜景”。画面中,20多位身着清朝服饰的古人或抬轿子,或骑马,或步行,行色匆匆地朝着顶峰走去。
如今,我们已不知道是谁最先创作了这幅画。或许是湖北或陕西、河南等地传教士画的素描稿,经他修改画成这个样子;也可能是他仿照中国的明清山水画,创作了这幅作品;还有可能是威廉·亚历山大曾经画过武当山,被托马斯·阿罗姆进行了大幅度“改造”。总之,“武当胜景”看上去接近中国明清时期“山水画”风格,从“文人画”中汲取了注重“气势恢宏”、“气韵生动”的手法。
根据画面推测,他所绘的应该是武当胜景“天柱晓晴”。民间称,观看武当山天柱峰的最佳时刻是黎明,大地混沌一片之时。武当之巅的天柱峰受曙光照射,金殿光灿夺目,峰峦云雾氤氲,景色如画。画面中,柱石和宝塔在云霄之间,展示了武当山的雄奇。
武当山是道教胜山,但托马斯·阿罗姆的画面中却有一座佛塔。根据史书记载,武当山确实有佛教的一席之地。至今在武当山展旗峰的密林中,还有明朝“不二和尚”的墓塔和遗迹。但是,武当山主峰以道教建筑为主,这座宝塔似乎是托马斯·阿罗姆自己加上去的。
神游华笔展示版画精湛制作工艺
由于托马斯·阿罗姆从未到过中国,更多的是结合他自己的想象创作了这批版画作品。所以很多作品在外国人眼中,感觉是那么的东方,而在中国人眼中,又是那么稀奇古怪的另类,就好似他本人的一次神游华笔。而在现代人眼中,这些作品却是几近失传的版画精湛制作工艺的历史见证。
在100多年前摄影技术尚未发明之时,通过这些画家极其精细的图像刻绘,欧洲各国人民生动地了解了中国的长城、武当山、运河、圆明园、景山、午门、虎丘塔、雷峰塔、报恩寺、琉璃塔、金山寺、龙舟、灯笼、闸门、捕鱼、宴请、鸦片、辫子……
有研究专家指出,托马斯·阿罗姆的画作真实度达到七成之多,尤其是当时中国各地的建筑风格、民俗生活皆有符合客观史料的描绘。但是在画作的一些街头人物特写中,中国人都是高鼻深目的欧洲脸孔,而街头建筑也比实际高大上,沿途植被风景充满奇幻神秘的色彩。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艺术学理论博士后陈璐认为,托马斯·阿罗姆笔下的大清图像,虽然是借鉴欧洲其他画家的画作而加工完成,在细节上不时融合他自己的想象和情感,但是仍有一定依据和真实性。他认真研究了其他画家的中国图像,基本保留了当时中国社会风貌的特征,这些画作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照相术诞生之前,一个没有到过中国的英国人,借用1793年随团访问中国的画师威廉·亚历山大的画稿,重新刻绘了120余幅著名的19世纪中国世态风情版画。这简直就是一个惊人穿越。”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研究专家、广州博物馆馆长程存洁说,由于托马斯·阿罗姆的画作几近真实,到今天仍被一些人视为佐证的史料。但他的画作都是来自其前辈中国之行的草稿,画面中经常会缺失一些中国元素,用作史料一定要慎重。
关键词:武当 英国建筑师
上一篇:武当武术进机关活动启动
下一篇:七十二峰朝大顶 二十四涧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