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闻周刊聚焦:武当山“悟道”新旅游

《瞭望》新闻周刊聚焦:武当山“悟道”新旅游

  武当山是享誉海内外的道教圣地。但过去,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多停留在“上山、进香一日游”,如今,它变身为依托道教文化积淀和独特山水旅游资源的“仙山秀水生态城”,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留下来”深度体验。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湖北十堰市调研发现,武当山旅游正由山水观光游向道教文化休闲体验游转变,成为了解道家文化、休闲功能完备的度假旅游示范地和海内外游客向往的养生福地。

  从“一座山”到“山水城”

  “几年前来过一次武当山,当时是随团。”来自山东的游客王先生一家人,在武当山紫霄宫前边看边拍照,“这次我们一家三口人来,打算好好玩几天。”

  现如今,选择到武当山深度慢游,住在山间旅馆、民宿的游客越来越多。这也是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顺应现代人对回归自然的渴求、推进旅游经济转型升级、吸引游客留下来的一个缩影。

  武当山已经出现了“福地居33号”、“灵山居”、“隐仙别院”等民宿客栈,休闲娱乐项目也不断涌现。太极湖畔快乐谷旅游区的蹦极、飞索、漂流等极限项目,游人如织;太极湖水上的飞机、拖伞、游艇等项目,个个火爆;太极剧场里的《梦幻武当》大型室内功夫情景剧,场场爆满;经过改造后的城区玉虚街,充分融入道教文化和武当元素,成为具有武当特色的文化景观轴,成为游客购物休闲的新去处……

  近日,城区太极湖区域的大面积荷花盛开,花香四溢,引来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影。同时,太极湖水面区域的亚洲最大悬浮式音乐喷泉、水幕电影在调试过后开启,每天上午10时开放半小时,晚上7时开放2小时。喷射的水柱有数十种变化,能够伴随音乐表演“孔雀开屏”、“水上芭蕾”、“气贯长虹”等造型,晚上在灯光的照射下更加美轮美奂,水幕电影也独具魅力。

  随着炎炎夏日气温逐渐回升,依托丹江口水库水域,太极湖旅游度假区的人气不断高涨,成为来武当山的游客下山之后的好去处。

  据记者了解,以往武当山的游客是来自鄂西北、河南南部、陕西南部以上山进香为主的香客,对武当山全域旅游拉动不足。

  近年来,武当山努力打造集游赏、问道、养生、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山水城一体化总体空间发展格局,由武当山、太极湖和武当山新老城区形成的山、水、城天然体系,山上山下水域联动发展已经初步形成。武当山旅游发展正在实现由门票经济向旅游综合产业经济的转变,由建设景点向建设全域景区的转变。

  来自武当山旅游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武当山游客已从2003年的30万人次跃升至如今的年近600万人次。《2016年湖北旅游发展评价报告》显示,以武当山为发展龙头的十堰市旅游发展水平已位居全省第三,旅游发展环境指数全省第一。

  从“观光游”到“文化游”

  武当山、丹江口水库,优质的山水资源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近几年,当地政府还深入挖掘武当山太极、道教、武术、养生等文化资源,尤其是把武当武术作为一个产业来打造,推进武当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并吸引海内外的游客到武当山深度体验道教文化。

  记者近日在紫霄宫偏殿的广场上,遇见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等海外道教“洋弟子”,他们正跟着中国师父修习太极功夫。身穿白色练功服,身段柔绵而有力地摆动,轻柔慢匀,开合有序。令不少围观的游客发出赞叹。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不少“洋弟子”的眼中,武当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风光和古建筑艺术独特,尤其是作为太极武术和道教文化的摇篮,令人神往。

  迷恋太极功夫和道教养生的海外游客也不在少数。据武当山道教功夫学院总教练钟学勇道长介绍,目前,武当山有武术馆校20余所,登记在册的武当“洋弟子”超过2万人。短期学员日益增多,常年坚持在武当山修习道教文化的“洋弟子”已逾7000名。

  “武当山正在成为海外游客习中国功夫、学道教养生的首选目的地。”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近些年来,武当山与海外的交流日益增多,武当功夫不断走出国门,加上“洋弟子们”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武当山游历并长时间居住。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旅游局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每年到武当山的海外游客达40万人次。在武当山中,不时会见到外国游客的面孔,他们身穿道教服装,在武当山习武问道,已成了武当山一道独特的风景。武当山的武术哲学思想和道教养生文化是吸引海内外游客的重要因素。

  随着一些大企业集团的入驻,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正加快建设一批高端健康养生基地,发展文化体验、健康养老、休闲养生、商务会展和乡村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合理运用武当文化、道家理念、养生概念,让健康养生与文化体验紧密融合,形成“山上养心、山下养身”的旅游新体验。

  与此同时,不断深入挖掘太极、道教、养生等文化资源,宫观道乐、武当武术、武当山庙会、道教医药、武当山传说、武当道茶炒制技艺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风生水起,成为吸引海内外游客文化体验游的新法宝。

  而扫码入园、自助导游、免费Wi-Fi全覆盖、“天眼”监控等,也使古老的武当山加速旅游“触网”,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不断提升游客体验满意度。记者观察发现,如今的武当山旅游,正在实现着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变。

  据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工委书记吴先锋介绍,武当山不断推动“旅游+道文化”“旅游+武术”“旅游+健康养生”“旅游+互联网”“旅游+生态”融合发展,使当地的旅游产业的表现形式更多,上下游产业更广,让经济社会发展体现更多旅游元素、旅游功能、旅游作为,促进着旅游资源跨界整合。

  生态文化游促经济绿色生态化

  武当山所处地区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67%的区域被划入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一方面,守好“大水缸”是当地的重要使命;另一方面,地处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面临脱贫攻坚重任。如何协调生态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十堰市武当山的选择正是以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为抓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探索经济绿色生态化。

  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生态是基础。近年来,十堰先后关停重污染小企业329家,拒绝有环保风险大项目100多个。先后投资18亿元对域内河流全线治理,污水收集率达95%以上,垃圾收集处理率达97%,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

  如今,武当山机场已经正式通航,北京、上海、广州等航线的相继开通,形成十堰与国内主要国际机场之间的3小时航空网,有效拓展国际国内中远程客源市场。强基础、补短板,换来的是全市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超24%,达到360亿元。

  为了精准定位、科学发展,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编制了“十三五”规划,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围绕既定目标,重点编制了《特区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特区城市建设风貌专项规划》《特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特区城区总体规划》《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舞活武当山龙头,全面提升旅游要素资源,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力争到‘十三五’末,旅游投资突破600亿元,旅游接待达8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占GDP比重超过35%。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300亿元,带动17万贫困人口脱贫。”十堰市市长陈新武对于生态文化旅游有着很高期望。

  为了提升旅游产业发展品质,擦亮武当山、丹江水、汽车城3张世界级“名片”。作为十堰旅游经济的支柱龙头,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提出了保护好“一座仙山”、护好“一库清水”、美化好“一座古城”、发展好“一方经济”目标。目前,十堰市武当山正在把“旅游+”理念融入全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旅游产业化,产业旅游化,不断衍生新产品、新业态、新供给。

  道是武当道教文化的“DNA”,武当山近年来精心开发寻道、论道、问道、赏道、学道、养道、品道等旅游产品,让游客问道而来、修道而留、悟道而喜、得道而去。“国家武当武术研究中心”、“国际健身气功交流中心”等纷纷落户武当山,在英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设立武当武术分会,武当文化得到全球化、群众化、多层次展示。

  位于武当山特区景区办事处八仙观村的武当山八仙观有机茶园基地,是典型的优质茶叶微产区。目前,基地拥有高标准有机茶园和生态茶园3000余亩,所产茶叶品质优良,闻名遐迩。“太极+茶叶”,武当道茶品牌已经形成了十堰全市重要的脱贫富民产业之一,去年十堰全市茶叶综合产值71亿元。

  “十堰发展旅游,首先要把武当仙山和丹江口水库秀水大文章做好,这是十堰旅游的品牌和卖点。山水城互动,文旅农互融,各要素配套,释放着十堰的生态红利。”十堰市委书记张维国说,“十堰着力把旅游业培植成为千亿级战略支柱产业,把十堰打造成东方国际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

关键词:武当山悟道 武当山旅游 《瞭望》新闻周刊

上一篇:武当诗词欣赏:雨中登武当
下一篇:武当山着力提升城市文明素养

武当太极养生圣地
武馆简介|媒体报道|学员心声|常见问答|教练岗位|武当武术视频|武当太极服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