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仙山武当 > 道教知识 | 关闭窗口 | 返回首页
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及茅山宗  
  两晋之后.中国社会出现一段分裂分治的局面,这期间道教的继承、延续和弘扬、发展也受这种社会大环境的限制和影响。鉴于当时道教内部组织涣散,科仪废驰,经籍散失。所以一些高道挺身而出,推动起道教内部的改革,使得南北朝这段时期的道教继承发展各具特点而又有声有色。最为当今学界谈论的是当时南北天师道活动的情况。

  北天师道流传于北魏的新道派,由道士寇谦之改革五斗米道而形成。其时寇谦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由司徒崔浩帮助,曾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南建天师道场,宣扬“新经之制”,称新天师道,后人称之为北天师道。北天师道对五斗米道的改适,据《魏书释老志》载,有所谓:“宣吾《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科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大道清虚,岂有斯事?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食闭练”。具体措施,其一是引儒入道,道士要以礼为标准,儒道兼修。告诫道众:“不得叛逆君主”、“不得谋害国家”,“戒勿以贫贱求富贵”,讲忠孝,反对利用天师道犯卜作乱;二是废除祭酒道宫私置治职和世袭旧制,改革三张祖孙世袭天师之位的传统,代之以“唯贤是授”,而置立道官祭酒,并取消蜀土宅治之号不再沿用:三是废除三张时期租米钱税制度,道民只需岁交纸三十张,笔一管,墨一锭,以供修表救度之用;四是按儒家伦理道德标准,增订道教戒律和斋仪。以诵经戒、建功设斋、香火供养,为除罪去欲、长生久视之本。辅以服食闭练,合符水、禁咒、医药、卜筮、谶纬于一体,并用音乐伴奏诵经课颂。寇谦之改革天师道的举措,获得北魏太武帝的大力支持,“于是崇奉大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道业大行。”

  寇谦之(365一448)字辅真,原名谦.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市),后迁居冯翊万年(今陕西临潼北),南雍州刺史寇赞之弟。18岁即好仙道,初学张鲁术,后与仙人成公兴交游,先后在华山、嵩山修道七年。据称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太上老君亲临嵩山,授以天师之位.赐《云中音诵新科之戒》,命他以此“清整道教”,并授以服气,导引口诀,谦之遂能辟谷,气盛体轻,颜色殊丽。泰常八年(423),又称“太上老君”玄孙李谱文面授《录图真经》以及劾召鬼神等秘法,命他辅助“北方太平真君”统“人鬼之政”。于是谦之于始光六年(424),到北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献道书给太武帝。次年由司徒崔浩帮助在平城东南建天师道场,宣扬“新经之制”,称新天师道。太延六年(440)寇谦之称“太上老君”复降,授太武帝“太平真君”之号,太武帝因之而改元称“太平真君元年”,亲至箓坛受符箓,封寇谦之为国师。此后北天师道在北魏受到各代帝王的尊奉。寇谦之改革天师道,制订乐章戒诵新法,整理道教典籍,是道教史上一位重要人物。此在《魏书释老志》、《魏书崔浩传》等史籍均有记载。

  南天师道南朝时期道士陆修静对两汉、魏晋时的道教改造而形成。尤其是因东晋之后南朝宋齐之时的道教内部积存许多弊端,诸如组织涣散、科律废弛等等,这给道教自身的延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尤以与农民起义结合密切是最大的隐忧,为此陆修静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改革当时道教状况的办法。他认为人之“身、口、心”是产生邪恶的根源,因为“心”会生出“贪欲嗔恚”的念头;“口”会说出恶言恶语;“身”则是总汇这一切的基础和条件。所以南天师道主张以“礼拜”、“诵经”、“神思”加以制约,达到“洗心净行”的境界。陆修静提倡斋戒,从为这是求道之本。他还编定需戒仪范多种,意在从斋戒入手整理南朝宋齐之时道教存在的种种积弊。他宣扬只有斋戒,才能把人的“身”、口、心”引入正常“仪轨”。改革离不开前人的基础,所以陆修静提出“祖述三张、弘衍二葛”。他对教内过时的制度内容大胆革除,对不足部分则整理健全。如提出整顿过去五斗米道的“二十四治’,健全“三会日”制度,对道民的组织编户,修道场所等等有关“宅箓”制度进行改革,要求“奉道者皆编著户籍,各有所属”,经常接受“种禁威仪”的教育,“知法”守法,确保“家国太平”;婚丧嫁娶牛育应申报增减户口;奉道者的行为必须严守本分,不得僭越;严格执行道官论功升迁制度等等,从而加强和完善了道教组织。经过陆修静的整理改革,道教在南朝宋齐之时的社会地位很高,统治者也因此接受宠信道教,由此道教在这一时期得到很好的发展。后来学术界将陆修静改革后的道教形式称作“南天帅道”。

  陆修静(406一一477) 南朝刘家著名道士、道教学者,茅山上清家第七代宗师、南天师道的创立者。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县东)人,字元寂,因出身上族,而早涉婚宦。陆修静少笃好文籍,先以习儒,旁究象纬、河治图谶。及长好方外之游,乃弃家学道。先入云梦山修持,继而南至衡湘、九嶷,访南真之遗迹;两至峨眉,寻清虚之高躅;博搜真诀,广结道流。宋元嘉未年(453),在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卖药,宋文帝闻其名命左仆射徐湛宣召他入宫讲道,同年避大初之难而去。慕庐山胜景,于大明五年(461)游山至瀑布岩结庐幽栖。秦始三年(467,宋明帝命江州刺史王景宗礼请他来京入朝讲道。在此期间,陆修静广集道经。他将长期收集的道经加以整理校刊.甄别真伪.集经戒、方药、符箓等1228卷,分为“三洞”,奠定了《道藏》的基础。泰始七年(471)他撰定《三洞经书目录》,为最早的一部《道藏》目录。陆修静主张:修道者须洗心洁行,用礼拜、诵经、思神的方术促使自我渐达大道。编著道教斋戒仪范等书100余卷,他按照“祖述三张、弘衍二葛”主张对道教进行整理,推动了道教的发展。后世称之为“南天师道”。

  茅山宗南朝梁陈时期以茅山为祖庭承继上清派而形成的道派。开创者是上清第九代宗师陶弘景。茅山宗奉元始天王为最高种,编撰有人神共列的上清神谱《真灵位业图》。该宗派传承修习《上清经》,兼习《灵宝经》、《三皇经》和《正一经》经戒法箓:在修持方法上以思神、诵经为主,结合服食、导引、药铒、内外丹养生诸术,提倡众术合修以得长生之道。茅山宗虽然是上清派的继承,但它的特点在几方面明显地标志着道教在当时又有新的开创与发展。特点之一是,上清派高真以前均为亦仕亦隐的修道方式。但南齐永明十年(492),陶弘景一改前人修道方式.归隐茅山,自号“华阳隐居”,即为出家清修。他继承前人所传之《上清经》,悉心搜求前辈高真散失的上清经诀真迹,后编纂起道经200余卷,以弘扬上清经法。经陶弘景数十年苦心经营,上清派的教理和组织形式逐渐完备,后人称这段时期道教上清派的开创形式为“茅山宗”。特点之二是齐梁之时,陶弘景对上清派最有特色的发展是:吸收儒家、佛静观点.主张儒、释、道三教合流。陶弘景说;“万物森罗,不离两仪所有;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茅山长沙馆碑》)又教授弟子说:“崇教唯善,法无偏执。”(《十贵文》)陶弘景并在茅山的道观中东筑青坛,西建白塔,隔日景昏朝礼,以示佛怫道双修。特点之三是茅山宗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这是因为上清派在延续的过程中,曾在经籍的传承系代方面呈现人才危机状况。上清第四代宗师许翙之子许黄民在病危时,只得将主要的上请经籍封存于道民马朗、马罕兄弟处,后赖陆修静校辑整理才得以存传下去。陶弘景栖隐茅山后,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注重人才的培养.其座下就有数十位高徒。后世茅山宗也高道不绝,隋唐有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之流:宋以隆有刘混康等高道传承。特点之四是茅山宗增加了上清派道教信物的传承。上清派传承之初主要是以上清经策系代,陶弘景以后茅山宗人才辈出,影响日益扩大,连帝王亦崇信茅山宗道教。其时茅山宫现在严,所谓;“三茅崇奉之严,未有盛于斯时也。”唐宋时茅山道更加兴盛,帝王屡赐珍奇宝物,因此茅山宗自刘混康之后,系代信物已不仅仅是经箓传承,其时又增加了“印”、“剑”等法器珍宝内容。现在茅山道院所存的“镇山四宝”即茅山宗传承凭信的内容。唐宋时期,以上清派为宗衍的茅山宗,在道教史上有着巨大影响。

  陶弘景(456一536)南朝齐梁时期高道,道教学者、医学家、药物学家、上清第九代宗师、道教茅山家的创立者。丹阳秼陵(今江苏南京市)入,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人称贞白先生。他幼而聪识傅达,4、5岁便好书,9岁遍诵六经,善琴棋,工书画。10岁时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读后便有寻仙之志。陶弘景读书破万卷,一事不知即深以为耻。他年11而为司徒博士,20岁前已任诸王侍读之职。陶弘景博览诸籍,于是阴阳、五行、风角、星算、山川、方物、医术、本草等,无所不晓。陶弘景为人谦谨,言无烦舛,少优戚,无嫉意。梁武帝即位后,每有大事必专使山中咨询,恩礼频频,时人称为“山中宰相”。他隐居山中40余年,行辟谷导引立法,所以年逾80而有壮容。他性好著述,珍惜光阴,老而弥笃.是继陆修静之后进一步整理道书,并卓有贡献的道教人物。陶弘景的撰述很多,主要著作有《真浩》、《登真隐诀》、《养生延命录》、《集金丹黄白方》、《药总诀》、《华阳陶隐居集》、《本草经集注》、《真灵位业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