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已九 仙山灵-袁方学习感悟
“九年面壁”本指达摩祖师在少室山闭关修炼之经历,后多引用比喻修行人常年勤苦修炼方能在修行道上有所成,有所得。我虽不是勤苦修道之人,但为了圆这个武当梦足足等了九年。曾经有位太极少年极力向我推荐陈师行道长学习太极拳法,只可惜种种原因始终未能成行,直至今日方可圆梦武当。
期待已久的时刻到来时并没有格外的激动,陈道长本人也比想象中朴实,大概这就是道人本是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气质,倒也更合乎我对道法的理解。是神秘的也是朴实的;是伟大的也是平常的。其实,时至今日,吸引我来武当的已不再仅仅是一套太极母拳,一名剑术冠军,一位太极诗人和一幅流动的阴阳画卷,还有的是对体悟道法的渴求。“体悟道法”这四个字,我在报名表上如实写到。就在这十几天当中,在功夫馆的点点滴滴中去品,去悟。我很喜欢陈道长的一句话:“用心悟了,还没有得到的就需要耐心”,一切都在“用心”与“无争”之间阴阳运化,奇妙无穷,难以言喻。于生活的在之处之,运水与搬柴,处处未离道,而太极的一招一式都是启发智慧的“无字天书”,都是可以应用在生活中的锦囊。
陈道长说:“不摆不扣,不悲不喜;不前不后,不争不避”,其实处理生活中的事情也是同样,问题来临的时候,不必太过执念,太极图有两个鱼眼,永远都是动静。处事同样不应太过于聚焦在一个问题上,一云一化,阻力就泄了,一进一退,助力就借了,明白了这个道理自然就能触类旁通,化乖戾于无形,夺先机于无声。
课程即将结束之时,陈道长嘱咐我们好好写下自己的心得,做一个总结。自以为所悟尚浅,不足挂齿,又恐讹传师意,贻误学人,但转念一想,雁过尚知留声,人过焉不留记?实不应以来学之不才度他人之慧眼,如淤泥中尚可采莲,砾石中亦能炼金,所谓仁者见仁而已。略摘练功小记数则以飨与道有缘之人,或许说有心人更合适吧。道本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备。道不远人,恐人自远。以此说来,无人不具道缘,愿有心者勉之。
2016.03.02
中午抽空练习云手,随着气息逐渐细匀深长,两掌间好像出现了一道有力的引力在牵引双手画圈,感觉左右翻转画圈的双手如同云霞飘逸,荡游天地一般。人身一太极,即有一天地,指掌翻动轮换之间,血肉身躯一如河山大川,仿佛天地之间河山奔腾。静静地感受这种内在的奇妙感受,心里生起一种恬淡安宁的喜悦。至道本无实象,但可彰于拳脚。在这动静虚实转换之间奥妙无穷,仅仅初学一势便偶感殊秒体验,乘兴记下,以备日后查验。
太极动中弹,卯酉阴阳环。指掌托天地,覆手翻河山。
2016.03.10
陈道长说学修不光局限在课堂,也应当在生活中去修。我们三个好友结伴朝礼武当山。一场大雪过后的武当山就像是披上了天衣,壮丽秀美之余更增添了几分仙气。在雪中三人证应了“岁寒之友”之象,虽不敢自诩梅竹松之,但慕其内故而借其名。
登山途中,凡遇宫观必拜,虔诚朝圣之外,多少有几分寻访世外高人,以求指引点化的存心。虽不知人海中是否有活神仙在其中,但好歹是一路登上了金顶,沿途的风景圣迹尽收眼底,果真是气象不凡。览观着云海缭绕,雪原磅礴,此时的疲惫似乎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如饮甘露般的松静。要说这朝圣登顶虽然辛苦,但也只有在崎岖盘桓的山道上走过这么一遭,才能在金顶上畅快身心。倘若坐索道乘轿椅,倒是休闲安逸,但毕竟是体会不了这份旷达的心境。古语道:“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我想修行也应是如此,并没有捷径可走,慢慢才能快成。只要躬身力行,不存侥幸,自会云消日朗,晴空万里。
想到今天是二月三龙抬头,登高朝圣也是应景的美事。但我暗暗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朝圣之行更重要的是唤醒自己的本心。
武当山下练真功,太和仙境觅神踪。云海缥缈绕苍穹,雪原涌立梅竹松。
2016.03.13
今日一课一道分享的内容是:“只有朝圣太极的心态,才能领悟太极的精髓。”我又想起几天前朝礼武当山的感悟,只有胸无成见,虚心谦下,才能真正受益。如同心虚堪受圣教,海低能纳百川。放下自我就能体会到了万物的阴阳流动,才明白自己也不过是阴阳交融的一个浪花,若能归于大海则万竭不枯,若执念于我则烟消云散。此次武当之行,于我而言,半是圆梦,半为朝圣,一个做了九年的梦,但这一切并没有结束,不过是阴阳鱼眨了一下眼睛,如同太极图仍然是无尽的轮转。
就像阴阳的交替没有穷尽,提笔也会感觉似乎停不下来。从练功时的呼吸到眼神,从行拳时的察神与守形,再到体式中的易医合参,太极拳仿佛打开了一个无尽宝藏的大门,无论用多少的文字都写不下这全部的心情与感悟,或许适时的画上一个句号也是应该参透的太极精髓。
衷心的感谢陈道长以及师行功夫馆的伙伴们!最后还想感谢自己让这个做了九年的梦,终于圆了!
早有接引在从前,只叹天公未成全。而今武当梦已圆,不枉初心抱九年。
太极十三式班:袁方
2016.03.14
关键词:武当太极十三势 学习心得